皮海洲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从7月7日开始,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正式施行。或许正是基于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即将实施的缘故,在此前夕,市场传出“新规中高频交易频率将从每秒299次降至30次”的传言。后经求证,该传言并不属实。
不可否认,将“高频交易频率限速至每秒30次”代表了部分投资者的心声。既然不能将程序化交易(也称高频交易、量化交易)取消,那么就将高频交易的频率降下来,以便减少高频交易带给投资者的伤害。
但这种传闻终究并不属实。因为从7月7日正式实施的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的内容来看,实施细则对高频交易的认定有三个标准:一是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300笔以上;二是单个账户单日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20000笔以上;三是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可见实施细则认定的高频交易标准,是单个账户每秒交易的数量达到300笔以上,并没有降到30次。所以降至30次的说法只能是一种不属实的传闻。
但这种传闻终究代表了不少投资者的看法与心声,所以管理层有必要予以重视。毕竟在公众的意识里,量化交易是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是一种收割散户的工具,所以市场上不断有取消量化交易的呼声传来。
不过,在量化交易的问题上,管理层采取的对策是规范量化交易,而不是取消量化交易。如此一来,不少投资者就希望将高频交易的标准从每秒300笔降低到30笔,即将高频交易的标准降为实施细则规定标准的十分之一。
投资者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与心声,这其实是不难理解的。毕竟量化交易危及到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所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出台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来对量化交易予以规范。比如,明确高频交易认定标准,对高频交易做出差异化监管安排,包括额外报告要求、从严管理异常交易行为、实行差异化收费标准等。
也正因如此,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的实施,其实并没有取消量化交易,而只是对量化交易者提出了些许的要求,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对量化交易的监管,这意味着量化交易者可以在监管部门许可的交易规则范围内名正言顺地进行量化交易。
不仅如此,量化交易者还可以钻实施细则的漏洞,逃避监管部门对量化交易者的监管。比如,实施细则规定的高频交易认定标准是达到每秒300笔以上,那么量化交易者完全可以通过程序化交易,将每秒交易的笔数控制在299次以下,这样就可以逃避监管了。而每秒299次与每秒300次,作为高频交易的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可见实施细则的漏洞还是挺大的,所以投资者希望能将高频交易的认定标准降低到每秒30笔,让更多的高频交易者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管。
所以,尽管将“高频交易频率限速至每秒30次”的传言并不属实,但这个传言暴露出了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所存在的漏洞,也反映出了不少投资者的共同心声,所以这则传言尽管不属实,但三大交易所还是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或许有观点认为,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也向个人投资者打开了量化交易的大门,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量化交易,所以在量化交易的问题上,管理层已是公平对待个人投资者了。但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非常有限,有92.7%的投资者资金不足50万元,这点资金就是手工操作也是挺寒酸的,进行量化交易连塞牙缝都不够,这就像是一个50公斤级的选手让其参加100公斤级的比赛,除了自取其辱,还能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因此,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量化交易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并无实际意义。
所以,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角度来看,量化交易还是应该予以取消为宜。虽然沪深北交易所推出了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加强了对量化交易的监管,但这并不妨碍量化交易对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伤害,量化交易仍然还是散户的收割机。最近就连印度股市的管理者也都向量化交易者出手了,怎么A股市场对量化交易始终都是这么客客气气呢?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万宝配资-万宝配资官网-配资股网-最安全的股票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